【手術】甲狀腺手術

甲狀腺位於頸前氣管兩側,是一個呈蝴蝶狀的內分泌腺體

甲狀腺所分泌的甲狀腺素(T3和T4)具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、促進生長發育、維持中樞神經運作等功能。甲狀腺疾病分別有甲狀腺功能亢進、甲狀腺功能減退、甲狀腺結節、甲狀腺炎等,以女性居多,並好發於20-45歲女性,是常見的婦女疾病。

甲狀腺功能亢進,簡稱甲亢,是一種甲狀腺素過多而TSH不足所引起的疾病,可以是由遺傳、壓力、免疫功能失調和攝碘過量所引致。患者會出現亢奮、心悸、腹瀉、焦慮、體重下降、月經紊亂、情緒不穩等徵狀,部分患者更會出現甲狀腺腫大、眼球凸出、肌肉無力等問題。

甲狀腺功能低下,簡稱甲低,是一種因甲狀腺分泌不足而令代謝功能減慢的疾病。甲低大多是由甲狀腺炎、攝碘不足、甲亢治療後遺症所引致。早期甲低並沒有明顯病徵,故容易被人忽略,隨著病情惡化,患者會出現疲倦、怕冷、體重增加、反應遲鈍、聲音低沉、毛髮稀疏、月經紊亂等問題。

甲狀腺結節指甲狀腺組織細胞出現不正常增生而形成腫塊。腫塊可單獨(單一性結節)或多個(多發性結節)同時出現,分良性及惡性兩種。其發病率會隨年齡遞增而上升,可幸的是,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屬於良性。甲狀腺結節的成因尚未確定,相信與遺傳和攝碘不足有關。甲狀腺結節一般沒有任何徵狀,只有長大至一定程度的結節才有機會壓迫氣管和食道,令患者出現吞嚥或呼吸困難等病徵。

甲狀腺炎指甲狀腺出現炎症反應,大致可分為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三種,致病原因各異,如細菌感染、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系統紊亂等。甲狀腺炎會導致甲狀腺腫脹,壓迫周圍組織,有機會誘發甲亢、甲減等併發症。甲狀腺炎常見病徵包括呼吸或吞嚥困難,而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更會出現發燒、甲狀腺腫脹及疼痛等病徵。

甲狀腺癌是一種罕見的癌症,常見於30多歲和60歲以上人士。女性患者比男性多2-3倍。甲狀腺癌的治癒率很高,患者通常在治療後可完全康復。常見徵狀包括: 頸部有腫塊、聲線變得嘶啞、吞嚥困難、頸部和喉嚨疼痛、頸部淋巴結腫大,甲狀腺癌的治療方法主要為手術切除甲狀腺、藥物治療、放射碘治療、放射治療及化療。

除了臨床檢查甲狀腺和淋巴有否腫脹外,甲狀腺疾病還可通過血液測試、超聲波檢查和幼針吸取檢驗來診斷。

甲狀腺血液測試是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首要檢查方法,適用於各種甲狀腺疾病,透過量度血液中T3、T4和TSH的濃度水平來評估荷爾蒙是否失調。超聲波掃描是一項不具入侵性的造影檢查,能有效監測甲狀腺狀態,包括形狀、大小和特徵。它更可分析出結節的屬性,辨別良性及惡性腫瘤。幼針吸取檢驗是一個準確性較高的檢查方法,醫療人員會利用一支幼針經皮膚插進甲狀腺吸出細胞樣本作化驗。檢驗大多會與超聲波合併使用,以提升檢測過程的安全性。

甲狀腺疾病的治療方案主要分藥物治療、切除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三大類。

甲狀腺治療和荷爾蒙治療

藥物治療包括抗甲狀腺治療和荷爾蒙治療,前者是治療甲亢的一線療法,能有效抑制體內甲狀腺素的分泌,紓緩徵狀;後者則適用於甲減患者,透過服食荷爾蒙補充劑,將甲狀腺素回復到正常水平。治療期間,患者需定期進行血液檢測,以便調整藥物份量。

放射性碘治療

放射性碘治療,俗稱原子藥,主要用作治療甲亢。由於藥物含放射性的碘物質,患者服食後,甲狀腺會將大部分放射碘吸收,放射碘會將過度活躍的甲狀腺細胞殺死,從而減少甲狀腺素分泌,達到治療目的,體內多餘的放射碘會經大小便、口水及汗液排出體外。

傳統切除手術

切除手術適用於甲亢及結節患者,可分為傳統及微創手術兩種。傳統手術屬於開放式手術,以外科手術直接將整個或部分甲狀腺切除,除了有機會增加出血風險和影響聲帶外,還會於頸上留下明顯疤痕。

微創切除手術

微創手術指超聲刀療法,利用高聚焦超聲波形成高熱,將熱力聚焦到受影響位置,燃燒及破壞組織,被破壞及凋亡組織最後會經身體自然排出。超聲刀療法副作用少,風險及康復期都較傳統療法低和短。

除了定期進行身體檢查,均衡飲食和適當吸收碘質是預防甲狀腺疾病的最有效方法!

碘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,適量吸收碘質有助維持甲狀腺健康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成人每日碘攝入量為150微克,攝取過量或不足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,對身體造成影響。攝碘不足者可透過進食含豐富碘質的食物來補充,如藻類、碘鹽、甲殼類及軟體動物、蛋及蛋類製品、奶及奶類製品、魚類等。

(852) 2155 5038

致電診所查詢/預約

(852) 6278 8092

WhatsAPP 熱線

1507-8 室

尖沙咀恒生尖沙咀大廈

Comments are closed.